父母把人赶出家门,若当事人未成年,父母有抚养义务,这么做违法。若已成年,父母没继续提供居住场所的法定义务。解决方案是先和父母心平气和沟通,了解他们的想法和原因,表达自己的困难和需求,争取和解。若沟通不行,可找亲戚朋友帮忙调解,缓和关系。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如果你作为未成年人被父母赶出家门,且父母拒绝扶养,情节恶劣,那么他们可能触犯了遗弃罪。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二百六十一条的规定,对于年老、年幼、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,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,情节恶劣的,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管制。因此,如果父母的行为符合这些条件,就可能构成犯罪。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如果被父母赶出家门,首先,确保自己的安全,寻找一个安全的临时住所。其次,尝试与父母沟通,了解赶你出家门的原因,并寻求和解。如果沟通无果,可以寻求亲友、学校、社区或相关社会组织的帮助。必要时,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,或者向法院提起诉讼,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。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从法律角度看,如果被父母赶出家门,你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寻求帮助:一是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,请求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;二是向学校、社区或相关社会组织反映情况,寻求他们的支持和协助;三是向法院提起诉讼,根据具体情况,可以提起遗弃诉讼或者请求法院指定监护人等。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,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,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。
相关文章
强制执行立案之后的流程
强制执行立案后的流程如下: 首先,法院会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,责令其在指定期间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,并承担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或迟延履行金。被执行人收到通知后,应按照要求及时履行。 其次,执行法院会对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进行查询。通过网络
摩托车追尾三轮车谁的责任
交通事故责任划分可不是一件简单事儿,得把好多方面的因素都考虑进去。通常情况下,追尾的一方大多要担主要责任。 要是三轮车规规矩矩正常行驶,摩托车却因为没跟前面的车保持安全距离、开太快或者驾驶员分心等,一头撞上去了,那骑摩托车的人很可能就得负主要责
诈骗判多少年30万
法律分析: (1)诈骗30万一般会被认定为数额巨大,按照法律规定,会被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。不过由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,对于数额巨大的认定标准也存在差异,但总体来说30万大多会归入数额巨大范畴。 (2)法院在量刑时,数额并非唯一考量因
诈骗100万罪判几年
法律分析: (1)诈骗100万达到数额特别巨大标准,依据刑法,一般会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,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的刑罚。 (2)在司法量刑时,并非只看诈骗金额。有自首、立功表现,积极退赃退赔并取得被害人谅解等,这些属于从轻或减轻处罚情节。比如
老人起诉离婚怎么办
老人起诉离婚,关键在于明确其离婚缘由与诉求,且婚姻关系解除要依照法定程序。法院调解是必经步骤,目的是推动双方化解矛盾、尝试和解,调解无效则依据夫妻感情是否破裂判决是否准予离婚。 对此可采取以下措施: 1.作为子女或相关方,务必尊重老人意愿。若老人想
异地可以打家庭纠纷官司吗
打家庭纠纷官司一般得遵循“原告就被告”这个原则。通常情况下,得向被告住所地的法院去提起诉讼。 要是被告住所地和经常居住地不一样,那就由经常居住地的法院来管。啥是经常居住地?就是公民离开住所地,到起诉的时候已经连续住了一年以上的地方,不过因为看病
离婚能不能强制判决
(一)想通过强制判决离婚,起诉方要积极收集能证明夫妻感情破裂的证据,比如重婚或与他人同居的照片、视频、证人证言;实施家庭暴力的报警记录、医院诊断证明;赌博吸毒等恶习的相关处罚记录等。 (二)若第一次起诉离婚法院判不准离,原告要耐心等待六个月后再
求助,假如我是南昌进贤县人,想了解拍小租解约流程该怎么办理
拍小租解约常见方式为协商或依法解除。若双方能达成一致,则协商解约;若合同有约定或符合法律规定,则依法通知解约。选择方式需视具体情况而定。 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 拍小租解约可协商或依法。
没带过孩子能争取孩子抚养权吗
(一)若想争取抚养权,对于不满两周岁子女,母亲尽量证明自身能为孩子提供良好成长条件,因为原则上由母亲直接抚养。 (二)对于已满两周岁子女,没带过孩子的一方要积极展示稳定收入、良好居住环境、优质教育资源等优势,同时收集对方不利于孩子成长的证据,如
请问现在的工厂 急辞扣钱是百分之25吗
工厂急辞扣钱百分之25不一定合法。员工急辞给单位造成损失,单位可要求赔偿,但扣除工资不能超当月工资20%。若急辞没造成损失,单位扣钱就不合理。你可先和工厂协商,看能否正常结算工资;协商不成,可收集证据维权。